“双减”细则出台,考试不公布分数和排名,为什么是自欺欺人?

近期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、长沙等地陆续公布实施“双减”政策的细则措施,各地虽然有所不同,政策也有不小差异,但无一例外都提到“减少考试次数,考试不公布分数和排名,以等级评价的形式展现,减少分数攀比,坚决破除唯分数的不良倾向”。

在我看来,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后,考试不公布分数和排名实际上是自欺欺人。为什么这样讲?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。

第一,分数依然是指挥棒,以分数为标准的人才选拔机制并未实质性改变。

当前,虽然不少地方都实行等级排名展示,包括在小学升初中、初中升高中时,以等级评价的形式来进行选拔,但等级却仍然是以分数为前提的。

“双减”细则出台,考试不公布分数和排名,为什么是自欺欺人?

尤其是在高考当中,分数是最重要的指标,分数高就意味着被录取的概率越大,成功的几率越高,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以分数为基本依据的。

此外,无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在各类评选表彰中,分数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指标。

就以考试试卷来看,每个题目的满分以及试卷的总分依然是以具体分数进行展示的,而且学生本人他们也十分清楚得分的重要性。

在考试结束后,老师会对考试试卷进行分析,还会对相应的同学进行表彰或者进行其他形式的奖惩,也是需要以分数为基础。

因此,无论是从人才选拔机制上看,还是从中小学具体操作以及考试结果的运用来看,分数始终是必不可少的,也无法在现实中离开分数去评价一名学生。

“双减”细则出台,考试不公布分数和排名,为什么是自欺欺人?

与其对分数遮遮掩掩,倒不如敞开胸怀,让大家知己知彼,学比赶超,这样更加能够发挥考试的作用。

第二,考试不公布分数和排名,会造成教师教学能力下降,影响孩子的成长。

大家都知道,除了民办学校以外,绝大部分老师都是事业单位编制,享受全额拨款,比同层次的公务员收入待遇更高。

如果不公布分数和排名,是否可以理解为不论老师上课质量好坏,都可以照样拿高工资?学校是不是不需要评价老师的教学水平?

我记得上中小学时,班级与班级之间经常会进行评比,不仅包括卫生状况的评比,还包括老师教学成绩的评比。

当考试之后连分数也不公布的时候,学校拿什么去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?拿什么去评价课堂教学成效?

“双减”细则出台,考试不公布分数和排名,为什么是自欺欺人?

作为家长来说,如果不公布分数也不公布排名,那如何知道孩子的学习状况以及所处的位置?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?

显而易见,不公布分数和排名将会极大地影响家长知晓孩子的学习状况,也会影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,不仅是自欺欺人,而且还不利于学生成长。

因为,在不公布分数和排名状况之下,教师的上课质量无法监督。教学成果也不那么容易量化,久而久之会造成教师惰性产生,既不利于师资队伍建设也对学生成长产生不利影响。

第三,考试分数和排名,有可能对于改善社会尤其是家长对教育的焦虑状况不起作用。

从多地出台“双减”实施细则来看,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其一就是减轻大家对教育事业焦虑形态,认为公布成绩和分数会加重教育焦虑,其实不然。

在我看来,考试分数与排名的公布并不与教育的焦虑挂钩,因为公布考试分数和排名本身就是教育的过程,本身就属于孩子的一个重要教育内容。

“双减”细则出台,考试不公布分数和排名,为什么是自欺欺人?

换句话说,现在处于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、初中阶段可以回避考试分数,但是到了高考、考研以及今后的考公务员、职称考试依然无法回避考试分数。

所以目前不公布和排名,只不过是缓兵之计,最终还是要面对这个现实,有可能对于改善教育焦虑所起作用并不大。

从需求端来讲,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以便今后加以改进和提升;老师之间需要了解教学情况,以便对比提升;学校更需要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和排名,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。

所以,与其将本该家长和孩子面对的正常状态人为地转换为焦虑,倒不如及早让大家适应这种常态。

只要公布学习成绩的目的是用于学比赶超,是用于鞭策后进,那就没有必要去禁止。

从十几年前的情况来看,公布成绩和排名并没有影响孩子的成长,更没有影响那一代人成为世界级科学家。

对此,你是怎么看的呢?请留言发表评论吧!

“双减”细则出台,考试不公布分数和排名,为什么是自欺欺人?

近期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、长沙等地陆续公布实施“双减”政策的细则措施,各地虽然有所不同,政策也有不小差异,但无一例外都提到“减少考试次数,考试不公布分数和排名,以等级评价的形式展现,减少分数攀比,坚决破除唯分数的不良倾向”。

互联网技术团队如何搭建自己的管理体系

背景现实中没有找到一个现成的体系将管理经验很好地归纳到一起,…求、技术架构三者之间的相互协同。由于多数互联网团队所做的业务都远谈不上成熟,支持它的技术团队在管理上也就不会有稳定的状态,持续改进是常态。要点:ean & aizen定量分析方案收集制度建设按强制程度排列:制度 > 规范 > 方法。制度建设…团队都可以根据实践经验整理出自己的管理体系,并且随着经验积累